生命教育中心沿襲天主教會的傳統-關懷貧困弱小者,安排仁愛月系列活動,並且參與紀念耶穌苦難的『四旬期愛德運動』。今年的主題為「凡受造物都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楊」並於4月19日-耶穌受難日,聖週五 - Good Friday 當日舉辦「節制體驗」活動。 活動開始於上午九點十分,參與同學們配帶上『仁愛天使』的標記,提醒自己當天要禁食固體食物、節制口慾、不喝飲料,體會「節制」。同學們彼此支持提醒,這麼做不是飢餓體驗,而是體驗節制的生活方式,並且將節省下來的錢奉獻給需要的人-貧窮、地震、水災、戰爭中的人們,需要我們支援和資源。 午餐及午休的時間,我們聚集所有參加的同學至小禮堂。王老師指出今天的活動不同於其他活動,要在靜默中開始,肅穆的氣氛與黃神父佩戴紫紅色的領帶與十字架上紫紅布相輝映。紅色-血的顏色,表達耶穌的大愛在十字架上流血捨身,為與所有身心靈受苦的人相連結。神父選讀聖經: 愛近人的比喻。邀請我們走出自己,多關懷別人,看到別人的需要伸出援手。節制體驗就是幫助我們體驗自己的匱乏,才能看到別人的需要。 今年仁愛月特別著重生態環境的議題,姚榮豐老師更以「活著真好??」挑戰大家看看我們生活的環境,空氣及水的汙染。台灣每年消耗180億個塑膠袋,每天又吃進多少塑膠微粒? 未來的生存環境人還能自由地呼吸新鮮空氣,覺得活著真好嗎? 什麼時候我們會決心自備餐盒/購物帶,避免使用一次的消耗性的物品? 之後,我們為貧困弱小者、失業者、新移民、戰亂國家、自然生態環境…等等,獻上我們的禱聲,我們將當日節省下來的午餐費及四旬期同學愛德奉獻,轉贈給「明愛會」幫助有需要的人,最後同學們共同決志表達願意拒絕名牌、節制個人慾望、培養善心善志。 活動最後,是三位同學代表接受『仁愛天使證書』以資鼓勵。整個節制體驗歷經六個小時,同學表現出仁愛之心,溫馨感人,活動至下午三點十 分圓滿結束。 
響應四旬期愛德運動 | 
響應四旬期愛德運動 | 
響應四旬期愛德運動 | 
專心聆聽參與 | 
神父帶領節制體驗 | 
專心聆聽參與 | 
我願意以節制的態度生活 | 
姚老師主講: 活著真好? | 
同學代表獻上禱聲 | 
頒發仁愛天使證書 | 
頒發仁愛天使證書 | 
頒發仁愛天使證書 | 
要打卡簽到 證明我有來喔! | 
主任代表奉獻節省下的餐費 | 
要打卡簽到 證明我有來喔! |
|